益生菌真的有用嗎?益生元又是怎么回事?
益生菌的噱頭由來已久,各種商家打著益生菌的旗號把自家的產品標價提了又提。 有人幸運的買到了好的產品,就說益生菌果然管用;而另一類不那么幸運的則說所謂的“有益菌”不過是一場謊言。 那么,對益生菌真正科學的解釋是什么呢? 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給予一定數量的、能夠對宿主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原(元)(prebiotics)是指既能夠選擇性刺激宿主腸道內一種或幾種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長繁殖,又不能被宿主消化和吸收的物質,是益生菌的食物。 微生態制劑(synbiotics)是指益生菌與益生原制成的復合制劑。 益生菌泛指人體內的有益菌群,數以億記的益生菌分屬不同的種類,同一種益生菌,菌株號的不同代表著它們在人體內的不同功效。 以蓓舒腸樂為例,雙歧桿菌是屬,乳雙歧桿菌是種,Bi-07是株。 乳雙歧桿菌Bi-07所具有的對過敏性疾病的改善作用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雙歧桿菌都是具有一樣的功效。 益生菌的神奇功效高度依賴于“菌株的特定性” 也就是說通過大量和長期的臨床研究證實了某個特定的益生菌株具有某種明確的功能,但不意味著其他同種益生菌也具有同樣功能。 所以,不要看酸奶瓶上寫著雙歧桿菌就覺得緩解過敏,它的作用有可能是潤腸通便,更可能什么作用都沒有(死菌)。 益生元包括各類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乳果糖、低聚殼聚糖、水蘇糖等。市面上常見低聚糖的效果比較: 挑選益生菌產品時,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一、選對益生菌菌株 目前已經批準公布的,可以被嬰幼兒食用的益生菌總共只有7種,9個菌株。 即乳雙岐桿菌、鼠李糖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動物雙岐桿菌、發酵乳桿菌、短雙歧桿菌。 毫無疑問,給寶寶選擇益生菌產品時應選擇包含以下菌株且對應癥狀的益生菌。 二、足量:益生菌的含量一定要充足 有些產品會直接寫整盒的總活菌數量或者每100克所含的活菌數量(一般一小袋是1-2g) 這是許多不法商家玩的文字游戲。一定要分清楚!必須換算成每天攝入量所含的活菌數量。 菌株的種類也并非越多越好,因為每個菌株都有自己的習性。 菌株種類繁多只會導致菌株本身的效益被相互抵消。1+1+1并非≠3,而是可能<0 !甚者更是會擾亂服用者原本身體的菌群平衡,得不償失。 已有臨床實驗指出,優質的益生菌產品所采用的益生菌菌株種類最好在1-2種之間。 三、活菌 就是說益生菌通過消化道(胃酸、膽汁等環境)以及到達消化道的定殖部位時是活菌,如果是死菌那么是不能夠被稱為益生菌的。 通常情況下,市售酸奶中雖然標有雙歧桿菌等成分,但是在運輸過程中由于儲存條件的不穩定,不能保證菌株活性,所以,想要補充益生菌,還是要選擇專業的益生菌產品。 關于益生菌的知識,今天先到這里,想要知道更多益生菌方面的常識,我們下期再見。